旺角.水務署旺角辦事處(沒有評級,並即將拆卸)
水務署旺角辦事處自1950年起使用,至今屹立旺角已經六十八年。辦事處樓高一至兩層,以鋼筋混凝土興建建,是典型戰後的現代主義建築。相比起六七十年代動輒便是十多層的公共建設,水務署旺角辦事處的低密度型態,保留了五十年代九龍普遍的風景。
五十年代是新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交接的年代。當香港島的建築物仍以古典主義型態落成之時,政府的公共建設已大多采用簡潔的現代主義,取其快捷便利的施工程序。旺角辦事署外觀沒有繁複的裝飾,只有洗衣街一面的拱型裝飾性入口,從新舊照片比較可見,洗衣街入口處是後來加設,拱型貌也成為建築物的標誌。後方的貨倉後來被改建成八層高的辦公樓。
根據舊報章及地圖顯示,二十年代時該地段本來是山腳下的芒角村旁的農田,戰後芒角村及農田已經消失,土地經平整後,水務署旺角辦事處便在1950年落成。旺角辦事處面向亞皆老街方向的一至二樓是辦公室,兩旁是一層高的維修室,而後方是簡陋的貨倉。旁邊的油蔴地火車站(現旺角東站)和鐵路路軌低調地隱沒在翠綠的山坡中。
政府文件顯示,水務署旺角辦事處還包括客戶諮詢中心,新界西辦事處及水資源教育中心。後兩者已於2018年中遷往天水圍新大樓,前者則遷到大角嘴。
未來政府規劃打算將水務署辦事處,背面的食環署辦事處,以及旁邊的聯運街空地停車場一併發展成地標式商業大廈,用途包括有甲級寫字樓、酒店、商場、地面公共運輸設施,以及休憩花園,並保留三棵大樹。當旁邊的芒角村和油蔴地火車站早已隨發展而消失,相信此一塊的低密度城市區塊很快亦不復見。
#香港探古
#油尖旺探古
#旺角 #水務署 #WSD